【湖南非遗评选】龙山梯玛歌:研究土家族的百科全书
“梯玛”是土家语音译,它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土家族原始宗教孑遗的梯玛文化事象,土家语称“梯玛日”。二是指从事“梯玛日”活动的巫觋即汉语俗称的“土老司”。梯玛既具有崇拜自然崇拜祖先的原始宗教特色,又具有娱人娱神的歌舞表演性。《梯玛歌》便是在这种文化事象中用土家语诵唱的一种长篇古歌,其篇幅浩繁,格局宏大,句式自由,是一部吟唱式的长篇史诗。
《梯玛歌》时而深沉、哀婉,时而轻松、诙谐,时而抒情、缠绵,时而浪漫、风趣。被学术界誉称为“研究土家族方方面面的百科全书”,并以独特、珍贵的文化价值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部珍贵的民族史诗
梯玛歌历史悠久,因是用土家语传承,主要分布在湘西北酉水流域的龙山县洗车河流域和里耶管理区及以之毗邻的保靖普戎、龙溪、碗米坡一带,永顺、古丈部分乡镇亦有用汉语传承的。从里耶酉水河两岸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来看,早在人类初期这里就有古人类活动。“梯玛”便是这些土著先民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产生的一部民族史诗。
“梯玛歌”以大量的篇幅,叙述了盘古开天、卵羽射日、远古洪荒、兄妹成亲、人种再续等神话传说,揭开了《创世纪》的历史。继而又在“嘎麦起业”等法事中,向人们托出一幅古老的民族迁徙图。从中可以看到,其土著先民活动的区域基本上在酉水流域一带。这与古籍上所记载的先秦至秦汉时活动在酉水流域的八蛮当是一脉相承。
一部“天地和谐,万物和谐”的畅想曲
在土家人的心目中,梯玛是“天人合一”、“人神合一”的统一体。在梯玛文化事象中,他可以与南斗六星、北斗七星称兄道弟,他可以把蜜蜂,蜻蜓、蚂蚁、喜鹊、雀鸟、麂子、野猪、熊呀虎呀这些家伙请来试他的保郎桥。他可以与土地神象老朋友一样拉家常,他可以到天河潭与岩上歌娘、岩下歌仔唱“三十六天故王坡”盘歌。让人感到天地之间若毗邻,万物之间皆相亲。
《梯玛歌》也是原始宗教的“活化石”,是一部以拯救灵魂为主旨的招魂曲。崇拜祖先、崇拜自然是原始宗教的基本特征。梯玛这种文化事象自始至终以歌舞事神,带有浓厚的表演色彩,在娱人娱神的歌舞过程中起到了抑恶扬善、劝人为善的作用。
很高的文学价值
传承在湘西龙山县的“梯玛歌”大多使用土家语演唱,保留了许多濒临失传的土家语词汇。从这些古老的土家语中,我们可以研究出许多颇有价值的土家文化。
其内容丰富,无所不包,大到开天辟地,小到饮食烹调。土家人的烹调术颇有特色,梯玛歌以细腻的描写,把一盘色、香、味俱全的牛肉托到人们面前。在修辞上有比有兴,词汇丰富,演唱时有唱有吟,有对唱有合唱,形式活泼,描写生动。
梯玛歌一般一韵到底,多用衬词押韵。它以史诗般的结构和浩繁的篇幅,记述历史,反映生活,塑造了一批鲜活的人物形象。在唱述中采取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想象奇特,形象生动。
加强抢救和保护迫在眉睫
土家族《梯玛歌》对抑恶扬善、传承土家文化、传承民族道德都起到了独特作用。在梯玛歌舞中,还辅以上刀梯、下油锅、踩火铧、口含烧红的铁耗齿等绝技绝活,更加显是神秘。
但因它是以土家语为传承载体,随着土家语大量流失,龙山县以土家语为传承载体的《梯玛歌》更显得弥足珍贵。更富魅力,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加强对《梯玛歌》的抢救保护确实迫在眉睫。龙山县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内溪乡、靛房镇、苗儿滩镇、隆头镇、贾市乡建立了传习基地,并将《梯玛歌》陆续整理成书,以利永续传承。(华声在线记者蒋小康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