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青年返乡创业 扎根山乡圆造富梦
据湖南经济网报道(作者杨运大 江林 向军)9月的山野,空气格外清新明朗,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艰辛跋涉,终于到了湘鄂渝交界处的八面山脚下一个叫下马田的地方,一股鲜香的羊肉味扑鼻而来,好客的山寨主人正在为远道而来的客人准备着一桌鲜美的羊肉宴。
趁着饭菜还没上桌,我们骑着摩托沿着崇山峻岭中那条唯一的烂泥路继续向前,一路走走停停,三千亩草山,横跨几座山岭,除了山林中来回穿梭的鸟雀和草丛中叽叽喳喳叫过不停的蝉虫外,几乎没见什么人家和行人,山寨主人的近百只山羊也不知藏匿在何处。
看看天色已晚,早上只吃过一碗面条的肚子也早已咕咕作响。我们只好沿着原路返回,路上时刻都要担心两旁的茅草划破身上的皮肉。到达主人的小屋时,牧主正在用口哨召唤羊群归圈,白花花的羊群把主人围得个水泄不通。待主人清点好归圈的羊群后,鲜嫩的羊肉早已让人垂涎三尺,还不待主人发号,客人早已夹起一片热气腾腾的羊肉放入嘴中……
每天傍晚向春林都会给牧草洒上一些盐水,让羊群慢慢的咀嚼以消除一天的疲倦。(杨运大 摄)
因家庭贫困而辍学,让他坚定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今年刚刚32岁的向春林,由于家庭贫寒,进入高中只读完一学期就辍学在家帮父母干活,以供哥哥上学。虽然他已经辍学在家帮忙务农,可家里的环境并没有什么改善。为了改变这一现状, 1996年年仅17岁的他,受到当时外出打工挣钱热潮的影响,也为了改变贫穷的面貌,他和村上几名青年一起到浙江打工。
由于没文化,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想找到一份条件好的工作是很困难的,为了生存他选择了当地人都不愿做且十分下贱的事——踩人力三轮车。“说起那些日子,真的是好笑又好气,那些有钱人为了取乐,两三个人在大街上给钱,要我坐在车上让他们来踩。”或许,从大山中走出去的土家小伙子,人格的尊严永远要比金钱高贵得多。
从1996年到2004年,在浙江踩了8年的三轮车,虽然遭遇不少屈辱、流下无数泪水,但他始终没忘记对美好生活不懈的追求。他攒积着8年来通过艰辛努力挣来的每一分钱,离开了那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城市,登上了返乡的客车。
8年在外漂泊经历,让他成为一名敢闯敢干的真汉子
在外面跑过几年的小伙子,又怎甘于做一个普通的农民呢?性格刚毅的他,面对莽莽大山又显得十分的无奈,怎么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呢?于是,在返乡归来的一年多时间里,他经常在山里跑上跑下,这不是锻炼身体,更不是欣赏大山的风景,而是在调查与思考,这大山能不能为自己带来更多发家致富的机会。
柑橘是贾市乡的支柱产业,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已经在全国市场树立了一定的品牌,并占有了一定的销售市场。当时,大力发展柑橘产业在当地已形成一股潮流。于是,向春林把目光瞄准了柑橘产业开发。
他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头脑精明能干,是一个爱琢磨事的人。在小小的山村,他头一个搞起了柑橘产业开发股份制模式,老百姓以土地使用权入股的方式来进行分红。500亩荒山成了他进行山地开发的第一份试验田。在进行柑橘产业开发的同时,他还充分利用山地资源优势,养起了山羊和土鸡。目前,存栏山羊有百余只,每年出售山羊和土鸡的收入在2万元左右。
与天斗其乐无穷,他在困境中选择了更宏大的开发计划
经过两年精心培育的500亩柑橘,在2008年特大冰冻灾害的侵蚀下,让他的柑橘产业梦一夜之间便化为乌有。“与天斗其乐无穷”,这名永不服输的土家汉子在困境面前没有低头。在搞好山羊和土鸡养殖的同时,又琢磨着他更大的产业开发计划。
前期的5年开发,让他投进去了所有的家业,还搭上了一大笔银行贷款。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他找上了县扶贫开发办、信用联社和其他一些部门。在他的软缠硬磨下,信用联社终于答应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扶贫开发办也对他的产业开发表明了一定的态度。2010年,通过与老百姓的协商,他租下了贾市乡与苗儿滩镇交界处的3000荒山50年的经营权。
“我打算用这3000亩荒山种上楠竹,因为楠竹和竹笋都能进行深加工。”当问及他的产业开发计划时,肌肤黝黑的向春林说出了他心中的想法,但他也在时刻担心着资金的短缺和基础设施的不足。在提倡绿色经济的时代,或许他的楠竹开发选择是正确的。目前,他的楠竹产业开发计划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若干年后,3000亩荒山变成一片竹海的美景或许是我们每个人都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