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通畅工程撬动特色产业发展
一条又一条宽敞平整的水泥路在绿色的田野和靓丽的村庄里延伸。炎热盛夏,龙山县16处农村交通建设工地上挖掘机、搅拌机隆隆作响,数百名建设者挥汗如雨,奋战在工地。这个大山深处的贫困县把“通畅工程”建设与发展农村特色产业相结合,形成了“长藤结金瓜”的喜人格局。目前,全县公路沿线已建成特色农产品基地50余万亩,其中百合、烤烟和中药材种植面积均位居全省前列。
龙山县为将特色资源转化为特色产业,近3年来,该县大力实施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建设,并结合农业产业化建设,精心编织全县烤烟、百合、中药材、柑橘、“两薯”种植区域纵横交错的公路网络,对砂石路硬化提高公路的通行质量。在国家投入基础上,通过县财政配套投入,捆绑烟基工程、农开工程、以工代赈、扶贫工程等部门资金,发动群众投劳等方式,积极探索多元投入机制。投入资金7000余万元,累计完成村级公路硬化526公里。
在编制交通项目规划和工程实施过程中,该县着眼于充分发挥公路建设对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将“通畅工程”项目的重点,向传统和新兴的特色农业资源富集区域铺开延伸。实施“通畅工程”后的106个村,在破解农产品运输难题后,烤烟、百合、高山无公害蔬菜、“两薯”种植面积均增长12%以上。货畅其流后,以酉源中药、金山实业、筠银百合食品3家为龙头的23家大小农产品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特别是昔日名不见经传的龙山百合经注册国家地理产品标志后,迅速由前些年的4万亩种植规模扩展到6万亩以上,年产值近7亿元,每年仅销往上海的鲜货达6000吨以上,已稳占上海百合市场50%的份额。
作者:彭小红 周帆 来源:团结报 2011-10-01 20:51:47